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装配式建筑学院
装配式建筑学院

仅需17个月,见证一座世界级球场的崛起!

相信对于足球迷来说,安联球场这个名字一定非常熟悉,作为拜仁慕尼黑队的主场,它见证了许多世界重量级比赛。而在奥地利,同样也有一座由安联Allianz冠名的球场。维也纳安联球场的项目团队充分依靠BIM+装配式,仅在17个月内就建造出了一座可容纳近3万名观众的全预制系统体育场。为现代体育场的建造,打开了新的方式。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 维也纳安联球场

项目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项目成本:六千万美元

项目规模:28345个座位


项目团队

业主:Rapid Vienna

建筑设计:ARC Architektur Concept

总承包商:Strabag

预制专项工程咨询:Oberndorfer Betonwerke

预制构件供应商:Oberndorfer Betonwerke


项目总览

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安联球场是维也纳快速队的新主场,可容纳28345名观众。场地原有的旧球场的拆除工作于2014年10月上旬开始。到2015年1月,旧体育场已几乎被拆除,这使得新体育场的基础工程得以实现。新的安联球场采用了全预制系统进行建造,仅在17个月便完成了施工。


图1.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


图2.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平面图


全预制产品系统

奥地利领先的预制建筑公司Oberndorfer Betonwerke与施工总承包Strabag合作建造了这座采用全预制系统的足球场。Oberndorfer参与了大量传统维也纳协会的宅基地建设。在项目中,他们负责了880个预制看台元素,150个预制楼梯和高达18米高的外部支架(总重超过40吨)的技术规划,生产和安装。


图3.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施工现场


维也纳安联球场的预制看台元素是为此项目专门生产的双L型构件,这是Oberndorfer公司100%研发的产品。经过计划和准备,以及包括原型制造在内的具体研究和测试阶段,生产总共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除了看台构件之外,预制楼梯和相关的特殊部件,混凝土双壁构件,空心板和天花板板以及内外柱和混凝土耙梁也被交付至场地用于新维也纳安联球场的建造。


结构设计

维也纳安联球场采用了Oberndorfe开发的全预制系统,场馆仅在西侧圆柱形结构拥有功能性区域,此部分结构为现浇。


图4.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鸟瞰图


装配式+数字孪生

应用类别:预制看台,预制墙板(空心墙、实心墙、挡土墙),柱,看台支架(耙梁)


图5.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预制构件部分3D模型


维也纳快速队的主场维也纳安联球场是现代预制建筑的代表之一。通过一系列3D软件,项目团队使预制项目的规划工作成为可能。Oberndorfer在建造体育场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专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生产-建造,必须100%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及BIM平台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Oberndorfer使用PLANBAR软件进行预制构件施工的一系列规划,确保了进度计划中仅有的17个月的紧张工期。


图6.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预制构件Prototype原型


一旦项目团队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制作好了项目所需的全部数字信息模型,通常称之为“Digital Twin数字孪生模型”,那么所有项目参与者就可以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使用该数字孪生模型,直到拆除为止。Digital Twin提供了使维护工作更容易计划的可能性,并有助于查找通风孔,电线的位置等等。


图7. 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预制看台构件模型


图8.Allianz Stadium Rapid Vienna维也纳安联球场预制构件3D模型与2D详图


项目最终设计生产了超过5000个部分非常复杂和复杂的预制混凝土零件。集成的5D BIM软件系统对这个全预制项目严格按照施工进度顺利实施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总结观察

维也纳安联球场通过BIM 3D模型的帮助,完美地协调了整个项目过程中的预制构件的一系列设计生产与制造,极大地缩短了工期并减少了费用。对于如今的装配式建筑来说,BIM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构件和建筑的数字信息模型将会帮助构件实现更小的公差以便于更好的制造与安装。以后更加的装配式建筑将会更加依赖数字建造和BIM的应用。


另外,对于预制构件制造企业而言,更早期的介入,更“产品思维”的预制构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全过程服务也是一项企业“硬实力”的提升和“供给侧”革新。


(编辑:奚雅青)


上一页
国家检测中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检测难点

上一页
北京首批全装配式住宅,6天盖一层楼!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