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装配式建筑学院
装配式建筑学院

盘点装配式项目中,最容易“挖坑”的13个细节!

1设计方需要考虑什么?


和现浇工艺相比,装配式建筑流程更加强调协同配合。


因此前期策划对后期实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单位要充分考虑方案策划、建筑规模、构件生产、安装便利等因素。  


1.1 方案设计阶段


在满足规划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尽量做到外形简单,尽可能减少同类构件规格数量,减少工厂模具种类,考虑成本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少规格 多组合”。


1.2 初步设计阶段


优化构件规格种类,考虑管线预埋,协调好个专业信息的合理集成。



1.3 施工图设计阶段


复核节点构造工艺,以及节能节材、防水隔音等要求。


此时需要借助BIM技术,完成施工图的深化工作,排查构件形式和节点冲突遗漏,提高施工图准确度,尤其是墙体构件的预留对穿孔洞。


前期利用模型信息来核查调整对施工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要着重考虑单个构件后期采用的吊装方案,并根据构件的体量,选取安全可靠的预埋吊件。




2构件厂需要考虑什么?


装配式建筑中,构件加工方的角色尤为重要,构件质量、生产进度都会对项目造成极大影响。


2.1 生产顺利程度


生产是否顺利,最直接相关的是构件内预埋件与钢筋是否合理避让。


生产前,可利用BIM模型或者钢筋和预埋件的深化布置图,核查是否存在冲突。


如果有,及时与设计方进行对接修改,在生产前做到合理规避,会大大加快加工速度。



2.2 劳务组织


生产顺利与否,会直接影响劳务人员的组织。


若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少,劳务所得少,人员组织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就能很好的解决劳务问题。


2.3 生产误差


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误差范围,否则会对施工现场完成面的平整度产生影响。


误差主要存在于墙体预留对穿孔洞的位置。



3运输、堆放需要考虑什么?


3.1 运输


PC构件运输前应调查路况,包括高度限制、载重限制、是否有明显沟坎等。


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应设置成品保护措施,并确保稳定可靠。


车辆行驶每隔一段时间应停车检查紧固构件,检查是否发生位移、倾斜、变形。


场内运输道路应设置环形路,避免车辆调头,道路布置应平整坚实,少坑洼,避免高坎斜坡等。


3.2 堆放


构件堆场的设置应能满足构件数量且不超出塔吊旋转半径,避免二次吊运;


水平构件的叠放,应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需要考虑吊装顺序,按照合理顺序放置构件。



注意:


1.预制混凝土构件,应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能运输;


2.预制墙板堆放应竖直插放或靠放,框架体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安放垫木稳固,以防止倾倒或下沉并损坏部件的表面层;


3.当构件堆叠时,吊环向上,标志向外。


4现场吊装需要考虑什么?


4.1 塔吊选型


首先需要考虑能否满足构件重量需要及旋转覆盖范围。


其次考虑到高度要求,需提高起升机构的功率。


再次,钢丝绳要求增长,因此还要考虑起升机构的容绳量,另外需要考虑高空吊装时的横向风荷载作用。


4.2 塔吊协调


现场施工,塔吊的使用比现浇工艺要频繁的多。


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塔吊使用时间段,避免装卸车占用塔吊而影响构件安装。


4.3 吊装顺序


应注意相邻构件的出筋位置关系,避免因安装顺序导致的返工。



5外防护体系


5.1 构件加工精度


尤其是外防护架体的留孔精度,构件边缘粗糙或孔洞误差过大 都会导致返工。


5.2 外观


外观包括构件本身的防锈涂装处理和安装完成后的拼接边缘。


是否严密无过大缝隙,这需要外架加工方,在设计时考虑架体尺寸及走道板整体平整。





(编辑:奚雅青)


上一页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如何在低温条件下灌浆施工?看完这篇就懂了!

上一页
PC建筑设计如何做到经济合理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