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南京丁家庄第三小学项目位于南京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的中心社区服务带。规模为6轨制36班小学,总占地面积27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00平方米。
预制工业化
该项目是南京市首批工业化公共建筑的试点项目。选取3栋单元重复率较高的教学楼进行混凝土预制建造技术试验。
小学采用“世构体系”来构建结构框架,并采用层压地板,预制楼梯和隔墙来完成主体建筑。
外墙围护系统采用预制混凝土板。阳台由预制混凝土种植槽和金属栏杆制成;空调装置还使用了金属装配构件-整个工业建造试验部分的预制装配率接近100%。
工业化语境表达
在方案设计中,我们不仅将教学楼平面作为试验部分进行优化,还最小化了预制梁柱的规格,而且希望在工业化建筑的表达方式方面有所探索。
色彩和构成作为几何抽象元素被运用到建筑的外墙设计中,并与工业化建造技术相结合。其中,色彩的表达与几何图形相结合,起到分隔预制板和丰富整体效果的作用。此外,从自然景观中提取的蓝,绿和黄等主色调营造出校园欢快,自由和艺术的氛围。
而以三角与矩形为母题的构成,通过其简单的造型和多变的组合而创建的抽象性可以有效地提升空间感和立体感,形成对视觉的冲击和创造多变的可能性。
在教学楼的山墙上,创作了一幅强调立面预制墙板划分的抽象画,适当地呼应了该项目的工业化建造技术。
在教学楼的北立面上,根据9米长的圆柱网确定4.5米的预制外墙板变化模数,外墙板的宽度为4500mm。而且空调和窗框也随着涂料的色彩而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变化。
斜切的金属窗框呼应山墙的彩色三角形母题,探索了基于模数控制的建筑立面语言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