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BIM学院
BIM学院

BIM与装配式相结合和应用的典范——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创新中心


该项目位于深圳南山西丽大学城主轴线的西侧。矗立在南山高新科技开发区,是校园新科研试验区的起点。


该建筑集教育,科研,产学研结合和国际交流功能于一体。它是BIM与装配式这两种新兴技术完美结合和应用的典范。


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活跃的第三代实验楼,并鼓励学科交流和共享。



在产品研究的指引下,该建筑分为办公和实验两大功能形体,既不打破现有的空间尺度,又合理地划分了平面功能。


塔楼被进一步分为高低两部分,低区临宜人的湖畔景观,高区旋转90度使景观面向南侧,视野开阔。


东南角和西北角的两处退让设计削弱了高层建筑带来的压迫感,并使建筑更好地融入校园。




在空间设置上,简约,有序,开放和多样化的设计体系贯穿始终。


该设计引入了贯穿所有科研空间的中央共享空间系统,每三层一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以形成最具活力的社交场所。


此外,简洁的形体,立面元素巧妙地从清华大学的红砖和白墙中提取,并适应了南方气候。标识性的建筑语言已成为了学子记忆。





为了满足科研工作的多变性需求,实现建筑的高度灵活性,设计自规划阶段就与建造效果相结合,并引入了模块化设计体系和新的装配式技术。


零标准层,54个预制构件连接点,构件设计图5倍于常规项目,无数次模型预演,材料选择以及建筑工地沟通。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致力于重塑秩序之美。



借助BIM正向设计,该建筑实现了结构体系,机电系统和建筑的一体化创新设计。最大程度地创造了对科研空间的适应性,并最终实现了高品质的构造,功能与美感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深圳首个应用PC技术的实验楼,这也是第一个实现全生命周期BIM设计与应用的高层教育建筑。








设计概念一



设计概念二



总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平面模式



共享空间系统



底层架空打造科学广场



模数化



BIM全专业模型



建筑师:CAPOL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地点:广东 深圳

主创建筑师:李伟

设计团队:李伟、田晓秋、余东霖、孙鼎原、吴昱、李文渊、曾德晓、陈倩蓉、邓珂、卫可沁、梁桐玮

面积:51485平方米

年份:2019

摄影:邵峰



(责任编辑:奚雅青)


上一页
Revit小知识丨Revit中爆炸分析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上一页
BIM案例 | 铝模装配式全穿插多维BIM创新应用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