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新基建”加速智能经济到来》的署名文章。
李彦宏在文中表示,在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有力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在战疫过程中,新型基础设施的代表性技术表现亮眼。
除此之外,近期多地公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新基建”取代传统基建项目成为“吸金”主角。
据统计,已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总投资额33.83万亿元。
以河南为例,2月20日,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网发布《2020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名单共列项目980个,总投资3.3万亿元。
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六大领域。
2020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再次成为热词。“新基建”的受重视程度,让各界人士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一下“新基建”方面的知识。
一、“新基建”是什么?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或者 “新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
其中,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1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2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3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代表的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的时候,以 “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于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应运而生↓
“新基建”概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新基建”新在哪里?
传统基建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三“新”:
1新的主体
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2新的方式
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3新的领域
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型产业,“新基建”包含七大领域。
领域及其应用见下表↓
其实“新基建”是去年提出来的概念,但现在是疫情当下,全球经济又处于一轮发展担忧当中,所以,市场预期各国、各地方政府都会加大“基建”投入,所以,“新基建”又被市场拿出来重新审视一番。
三、“新基建”有哪些优势?
1 “新基建”符合政策导向,是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
而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 部委政策持续加码“新基建”
工信部近期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优化5G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基站建设力度。
交通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称车联网将是5G网络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3 地方发力“新基建”的动作更为明显
目前有25个省份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个地区明确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30万个。
近期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个省份公布了总投资规模接近34万亿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
总而言之:
这次席卷而来的“新基建”,与过去的“铁公基”等传统基建有着明显不同。
“新基建”更着眼于“新”,有着更多科技内涵,其聚焦的领域比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都是面向未来的“硬核科技”,为我们步入科技未来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新基建”和BIM的关系
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BIM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中起到引领作用,进而推动了BIM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与发展。
而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完美结合更是对建筑产业转型、建筑业重新塑性,创新发展新模式带来无限机遇。
BIM+装配式+EPC建造模式也将引领建筑业走向更高、更快、更好的建造新世界,并成为新增长点并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空间。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三个领域的内容:
特高压:特高压,指的是±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它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早在1986年就开始特高压建设。
我国特高压建设潜力依然庞大,截至2019年1月,国家已经规划的各类特高压项目大概在50-60条之间。
图示↓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是中国技术面向世界的名片,也是中国交通的大动脉;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是关键一环。
当下,不少重大高铁项目的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许多城市正式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即使是轨道交通相对发达的北上广深,仍有非常大的缺口。
图示↓
大数据中心:按照《2019年绿色数据中心白皮书》:当前中国数据中心每年新增投资规模在1000亿左右,包含基础设施产品、服务器、网络存储、网络设备等。
预计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的数据中心保有量将超过8万个,总面积将超3000万平方米。
图示↓
随着新基建大力推进和发展,建筑业高新技术岗位和人才的需求量将加一步加大,建筑产业的BIM应用工程师、装配式工程师岗位将成为新基建时代的“翘楚”。
(责任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