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规房建,墙柱梁绑扎钢筋已经很常见,没什么难度,对于公建类项目,虽说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但是由于层高比较高,而且一些造型类场馆悬挑比较多,就会出现一些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
对于这些构件,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梁柱绑扎了,要考虑钢构的开孔,钢筋的避让等因素,同时在加工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型钢柱预留孔洞缺失,预留洞口与实际施工不对应,钢筋下料不准确等问题,造成延误工期,浪费材料。
今天就来看一下BIM关于型钢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的运用。
轴测图
俯视图
拿十字型钢柱举例,梁钢筋通过型钢柱有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在翼板、腹板上全部开洞贯穿过去;
第二种钢筋打弯避开翼板,只在腹板上开洞;
第三种是在型钢柱外,直接避开型钢柱;
第四种是在翼板上焊接螺纹套筒,进行机械连接。
如俯视图所示,虽然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但是由于需要预留的孔洞较多,前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定位孔洞大小和位置,而且加工的预留洞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现场操作导致各种偏差,结果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成为没用的预留洞,既影响施工,还影响了钢构的刚度。
现在通过BIM对钢结构节点进行建模,充分分析钢构和梁钢筋的位置然后进行优化,会很大程度的解决上述问题,如图所示:
1号钢筋可以直接在翼板上焊接钢套筒,进行机械连接。
2号钢筋打弯后伸入钢柱,计算平直段的锚固长度,按照16G图集对于钢筋弯锚的规定:一是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二是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但弯锚有一个大前提,即“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如果满足上面两条要求,就不需要在腹板上开洞,直接弯锚顶着腹板就可以。
3号钢筋不需要做额外的加工。优化之后不需要预留任何孔洞,就能满足施工要求,避免了后期施工中各种麻烦。
对于需要留洞的钢构件,通过对钢构件的建模,钢筋的排布,充分考虑现场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分层、尺寸大小、间距的情况,自动生成预留孔洞加工图纸,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现钢筋穿不进去,上下两层孔洞太近,穿完同一方向钢筋,交叉方向钢筋没有空间放置等问题。
我们经常谈论BIM怎么落地,怎么能转成实际的经济效益。从最小的单元入手,解决我们施工中真正遇到的困难,真正的融入到我们设计施工过程中,它的未来真的可期。
(责任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