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吊具、预埋件、构件厂施工工艺
1、吊钉、吊具(鸭嘴扣)、斜支撑/脱模锚栓、灌浆套筒的主要类型以及工作原理。
2、常用保温连接件有:哈芬连接件、FRP纤维增强连接件。
3、FRP纤维增强连接件优缺点。
优点:质轻、坚硬、不导电且机械强度高;抗拉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相近;抗腐蚀、抗疲劳性能好。
缺点:防火性能差;抗剪强度低;市场混乱,质量难以控制。
1.2 方案阶段BIM应用分析
1、核对转换层插筋布置
BIM人员安排驻场,与总包或者项目分包进行直接沟通,利用三位视角对现场实施协调。
2、构件预留孔洞方案调整
利用三维模型对孔洞附近钢筋、斜撑、外挂架位置进行调整,避免冲突,优化孔洞方案。
3、外防护方案验证及调整
协助现场充分考虑外防护架平面位置,以及对架腿孔洞位置的精确定位。
4、PC展示区方案模拟
利用三维模型辅助进行展示区方案比选出图,利于修改、比选。
5、连廊外挂架解决方案
连廊外挂架支撑设计并出图,作为生产厂家生产图纸。
6、PCF吊装方案问题
吊装方案优化。
7、铝模
将铝模个节点零件进行精细化建模,利于现场三位交底、墙体接合出铝模尺寸方案调整。
总结:各个应用点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每个项目具体情况均不相同,这些应用点也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装配式项目,但参与实施各方均应增强排查意识,增加排查过程。
1.3 装配式项目现场主要问题
1、 构件重量超出吊钉配额
2、现浇节点钢筋未套入构件的环形出筋
3、机电点位预埋错位
4、墙体生产误差、构件安装顺序
5、现场过早开始绑扎现浇段钢筋
6、灌浆漏浆
7、墙体安装反置
8、外伸钢筋遮挡空调预留洞
9、构件安装误差
10、连廊外挂架解决方案
原因分析:
1、设计阶段没有对构件、钢筋、孔洞位置进行排查;
2、设计各专业协同欠缺;
3、构件生产误差;
4、现场配合不协调;
5、图纸交底不细致。
总结:由于二维图纸的视图局限性以及各专业协同设计等问题,无法以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模数化、工厂化的施工特点,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三维视角进行构件位置排查,增加效率。
1.4 项目重难点总结
设计阶段重难点:需充分考虑构件拆分和深化设计阶段各专业协同工作的问题。
施工阶段重难点:转换层插筋位置、连接点灌浆、外防护架布置。
(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