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BIM学院
BIM学院

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绿地白鹿山地项目土方工程BIM应用

山地建筑因其独有的建筑形式和良好的自然风光,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居住理念,成为时下最为热门和流行的居住选择。而由于山地特有的地貌特点,土方工程量是设计方案比选和工程成本控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山地地势的合理运用,尽可能减少土方填挖量,就成为山地建筑设计的关键。


绿地白鹿雅苑项目BIM工作由北京住宅院科研中心承担,项目团队从前期地形测量到后期室外管线综合全程参与,充分体现了北京住宅院“一体化设计”的强大优势。


项目概况


绿地白鹿雅苑项目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鹿台村西南,在白鹿温泉景区范围。作为4A景区的白鹿温泉景区,是石家庄、太原、保定等周边大中城市人群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交通可达性好,自然环境优美。本项目总建筑用地面积224752㎡,总建筑面积271289㎡。产品功能分为小高层住宅、叠墅、合院、商业、社区配套、地下车库等。

图1 白鹿雅苑项目实体模型图


图2 项目效果图


项目场地山地内部地势复杂、起伏较大,存在诸多陡坎、沟壑。导致高程变化剧烈且零碎无规律。建筑由高层和合院组成且部分高层下满铺地库,建筑之间联系紧密,内部采用挡墙来解决高差变化,一个位置高程的改变就可能带来相邻道路及合院和地库高程的变化,项目土方工程量较大。


图3 项目场地原状


BIM在土方工程中的运用


山地建筑中,土方算量是决定工程费用概预算和设计方案选优的重要因素,计算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工期和成本。


传统的土方平衡设计仅停留在“方格法”算量上,主要依靠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调整,已不能满足此类大型山地建筑开发项目土方工程施工节地、节材的需求。而BIM技术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项目的参数化数据模型,能实现土方工程量快捷精确的计算,提前预知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土方工程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做到“实际与模型的精确对应”和“所见即所得”。


本项目BIM技术运用目前精度最高的无人机设备,直接将现状地形进行复原拍摄扫描,经信息处理后,形成真实的三维地形信息模型,再结合根据总图设计条件搭建的BIM地形模型,将两种模型结合并进行运算,可以得出相应的土方量,服务于后续的土方工程。


(1) 利用无人机航拍及点云三维成像技术形成模型数据


图4 无人机航拍设备


图5 无人机航拍录像


(2)将影像资料通过软件处理生成原始地貌模型




图6 影像资料生成原始地貌数字化模型


(3)根据设计图纸搭建BIM地形模型,与原自然地坪模型结合并进行运算,两模型的差异量即为土方填挖方量模型,利用Revit直接导出报表得出土方填挖方量。


图7 设计模型与自然地坪对比,生成土方填挖方模型


(4)根据BIM填挖方模型,调整总图和建筑结构方案,并经过二次迭代得到优化解。


图8 填挖方模型二次迭代优化


采用BIM技术配合设计进行土方计算,具有可视化、快速、精准等特点。不但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而且通过精细化设计,将地块的设计标高做到极度贴合原始地形,大大降低了土方填挖量,进而节约土方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有利于高周转地产项目的顺利推进。


本项目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土方填挖量从最初的1606852m3减少到822467m3。直接减少784385m3土方填挖量,其中,节约填方量323133m3、挖方量461252m3,合计节省土方成本约1500万元,缩短施工周期三个月以上。


BIM填挖方施工模拟


设计方案确定后,基于BIM模型,通过建筑单体模型与场地的综合运用,可进一步优化项目施工现场布置、施工便道规划,确定土方堆叠位置,编制土方施工进度计划,在模型中实现场地开挖、平整和回填施工模拟,从而确定出性价比最高的实施方案,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图9 BIM土方施工模拟


结语


山地建筑地表高低起伏、地形高差大、地貌类型复杂,势必牵涉大量土方施工,因此土方工程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北京住宅院科研中心团队运用BIM建模的方法模拟土石方开挖与回填,在直观有效地开展土石方的挖运分析与运算基础上,做到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化与精细化,指导设计方案的优化,对项目成本管控发挥重要作用,为山地建筑项目的降本增效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何雯丽)




上一页
施工企业集团级BIM深化应用策略

上一页
绿城集团精装修工程验收标准解析,不能更细致了!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