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BIM学院
BIM学院

2019年度十大BIM观点——关于BIM实践、价值以及终局的思考!


2019又是浑浑噩噩的一年, 但是大家对于BIM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如今2019年只剩下13天了,对于有的人来说又积累了1年的工作经验,充实度过了每一天。而对于有的人来说,旧的经验又重复了一年,似乎没有什么进步。


之前有个粉丝留言,大学毕业3年了,做了3年的BIM,没有很成功,也没有多失败,但就是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该继续坚持,还是果断转行。


也有人说,关于BIM,设计单位都不急,我们施工单位着急啥?


更有人说,BIM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们相信在BIM圈像这样迷茫的人不止一两个。


BIM如何落地?BIM究竟有什么价值?BIM未来如何发展?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困惑的。像刚刚入行的朋友,对于BIM是什么?可能都一知半解。


下面,希望大家认真看完这10篇观点文章,也许我们还不能给你一个标准的答案,但一定会让您对BIM有一个新的认知和思考。


1 BIM被捧了10年,未来该何去何从?


随着BIM技术的高速发展,BIM技术在质疑声中进入3.0时代,同时也进入深水区,形成这种情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本身需要时间去沉淀,二是价值难以衡量。


我们要理性看待BIM的现状,要用价值打破质疑。乐观看未来,如今国内外BIM发展均处在爬坡阶段,仍需努力前行。


BIM不是一个单一孤立的技术,当我们在谈BIM的时候,一定要将其放到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中去讨论。这样的BIM才能发挥它的威力,否则只是空谈。



回顾BIM在国内十几年的发展,从BIM万能论到BIM无用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BIM未来的发展之路,那么未来BIM究竟该何去何从?


2 BIM为什么在国内难以推进?


当今商业环境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变革,影响着各行各业。建筑业也发生着剧烈的的变化,其中BIM技术是引发建筑行业变革的因素之一。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3D模型集成建筑物的各方面信息。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提出了BIM理念至今,主要是作为设计的辅助工具,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 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如今BIM已经发展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展现以及信息协同的工具。


在国内,BIM技术应用虽然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但是似乎发展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达到设计应用的初衷,这种现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BIM为什么在国内难以推进?本文将一一为大家解答。


3 何为BIM招投标?竟然这么先进!


目前,BIM技术的应用主要聚焦在设计和施工管理阶段,并且已经相对成熟。BIM技术本应该是服务于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但是在对控制造价、精细化管理、缩短工期等招投标阶段却应用甚少。


招投标工作是建筑工程中让项目从虚到实的重要环节,更是国家推广BIM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的发展也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将BIM技术应用于招投标环节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为了联接上这个断点,海南省住建厅把招投标环节作为突破点。


海南省通过BIM电子招投标实现了招投标向智能化的变革,大大提高了行业的管理水平。


4 BIM有哪些应用模式?超全总结!


近20多年,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同时也走了很多弯路,在中国,很多的技术都经历了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的阶段。


BIM技术作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目前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平台,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风口。我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不可一哄而上,应该让BIM回归技术的本源,保持创新精神,真正服务于业务。


5 施工BIM应用——BIM5D的迭代改进之路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BIM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内随处可见的热点词汇。根据对国内BIM大赛的跟踪和统计,全国BIM技术应用项目数量正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着。


大家一定看过很多关于BIM的概念解释和拓展理念。简单讲,我认为BIM给建筑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是:1、从二维到三维的变化;2、从分散信息到集成信息的变化;3、工作流程和方法的变化。


从2008年开始,进军BIM领域,进行了包括BIM三维图形技术、BIM信息集成技术等基础IT技术方面的研究,以及基于BIM模型的专项应用、工程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发。


6 中央厨房”模式或许是你撬动地球的支点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也可以有一千个BIM技术。


大部分的人对BIM的理解都聚焦在M—模型上,总是盯着模型挖掘价值。


我们倾向于将“M”解读为Management(管理),模型真正的价值是信息数据的载体,而BIM的价值是在这些信息解构和重构时才会产生的,也就是BIM一定要下沉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去。


腾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巨无霸,研发了很多现象级甚至是伟大的互联网产品。这家以产品著称的互联网公司,在内部沟通时却很少有人提“产品”这个词,谁提产品谁就是外行,大家经常用的词是“服务”,目的就是要回归本质,看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服务。



BIM中心或许可以不再刻意强调“BIM”,而是回归到真实的施工业务上,看项目到底有什么需求。


因此,中央厨房模式可以了解一下。


7 不神化不低估!如何客观衡量BIM的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投入任何的技术,都希望可以产生价值、获得收益,那么如何衡量技术的价值,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如果BIM技术的投入与产出只能单纯的用经济产值具体量来衡量,那大多数项目在BIM方面的投入产出都是不划算的,而且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在难以用经济量化的部分占据的比重很大,比如,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效能的增强等。


业务运作就好比是搭台子唱戏,BIM技术就支撑舞台的大柱子。如果没有可靠的台柱支撑,业务就很难运作好。就算业务运作好了,很多人也不会直接意识到台柱的关键作用,更难以衡量演出收入中台柱的占比。


这个例子也许不是那么贴切,但是BIM技术作为基础性的支撑,其价值不是用金钱就能衡量的。


8 湖南建工为什么可以成功落地BIM?


每个行业都有先进的标杆,湖南建工作为BIM落地的先行军,在BIM技术落地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湖南建工在推动BIM技术生根发芽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行业先进单位的引领、国家政策的促进以及企业内部的支持。但是变革的硕果也总与阵痛同在,BIM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才能匹配预期,并最终进入成熟阶段。


9 中国BIM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从近几年建筑业企业BIM落地实践的情况和2019中国BIM应用分析报告来看,现阶段BIM在国内的推行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内部对BIM的认知缺乏共识;


2、BIM的价值受到怀疑,进入了应用深水区;


3、BIM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意愿问题;


4、面对新技术落地,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定位不清晰,难以协作。


10 BIM技术的项目级管理平台助推管理精细化


河南科建于2016年5月正式引入BIM技术、2017年6月引进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级管理平台——广联达BIM5D。


广联达BIM5D平台的应用为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找到一个很好的归宿,同时这些数据能共享、能分析,为项目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建立高效的企业与项目信息交流通道,实现项目数字化,进而为企业决策、绩效评定提供依据支撑


每一种新技术都会经历繁荣到泡沫,再从泡沫到再繁荣的过程,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才是精品,BIM技术也不例外。


BIM技术也到了需要重新审视价值和未来的时候,BIM应该回归技术的本源,真正地解决用户的需求,创造社会价值,而不是去引发资本间的恶意竞争,更不是沦为投机者割韭菜的镰刀。


(责任编辑:何雯丽)




上一页
世界首次!高铁四电建设全部用上BIM技术

上一页
BIM在创优工程应用解析--机房部署篇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