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BIM学院
BIM学院

为什么同时具备BIM证书和BIM应用能力,更有核心竞争力?


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到了2019年前后,对于绝大多数的职场人来说,可能都到了必须要“重塑自己的职业发展观”的时候。


之所以会有这个感受,是因为在知士建工的过去2年时间里,我越来越发现,无论是刚入行的新人还是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资深骨干,几乎每一个人在当下行业变革动荡的职业环境下,都特别容易在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方面遇到大量困惑和焦虑。


不管是在学校的象牙塔,还是工作之后,整个建筑行业都会听到一个名词:“闭目”,这时就有一批人在不知道到底什么是BIM的情况下被某些培训机构拉去弄个所谓技能证书,自以为拿到这个证书就可以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还有一批人学了点软件操作就去考了某某组织的一级技能证书,从此走上了装逼的道路,真的如此吗?我们今天就唠叨一下。



首先这个“闭目”是英语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缩写-BIM。


出现BIM的语境中似乎无时无刻的不和一些高大上的事务联系在一起,比如提到BIM总是会提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城市、数字化运维,VDC系统,企业BIM平台等等,似乎好像我们学了BIM就能升职加薪。学了BIM就能变得高大上,不用再在工地上搬砖了。


于是我们踏上了BIM学习的不归路。


首先我们会通过网络搜索、以及咨询培训机构发现,学习BIM是分层级,要分一二级,还要分专业,建筑、结构、机电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懵懵懂懂的,按照招生老师的“建议”考了某学会的一级证书、二级建筑,或者考了某部的初证书、中级机电。


当我们拿到这个证书之后就要开始我们的工作之旅了!


踏上BIM之路的第一步-全专业模型



很多朋友在考完BIM等级考试初中级,一二级之后便觉得自己会BIM了,可以去做项目了。


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当我们拿到一个项目之后哪怕是最简单的住宅项目,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项目过于复杂,完全不同于中级考试的简单的建个族,或者是画个小房间,而是一整个项目。而且自己做项目的时候并不像考试的时候要分什么专业,而是建筑、结构、水、暖、电等等都是需要绘制模型的。


如果是一些医院项目、综合体项目图纸会更加的复杂,别说什么翻模了,可能我们连图纸都看不明白。


当我们千辛万苦弄明白图纸之后,会发现图纸中会有很多我们根本没有学习过的专业和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临边防护的安全网、企业的CI标识,场地的临建布置等等。


因此我们学习revit软件操作,不要仅仅学习某一个专业的模型建立,而是需要进行全专业模型建立的学习。不仅仅是全专业模型,而且要学习revit整个模型建立的原理。


而当我们将全专业模型建立完成之后,我们也仅仅时达到了第一个目标,实现了图纸翻模。


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搞定全专业翻模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要用这个模型。


踏上BIM之路的第一步-如何应用



虽然BIM翻模和BIM应用之间差距很小,但其间却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翻模不需要懂任何的规范,只需要能看明白图纸,熟悉软件操作即可,但是BIM模型的应用确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事了。


BIM应用需要了解整个团队的需求,不管是用于出量,还是用于出图,都要清楚知道团队对于BIM的要求是怎样的。而后在根据团队的需求进行模型应用。


比如模型出量,这是个很基础的问题,基础到我们考证书的时候会反复的要求我们用明细表出工程量。


但是真正的模型量不是一个明细表就能搞定的问题,是需要了解各个专业的规范和要求的。


如混凝土出量,这里边我们需要考虑不同标号的墙柱板梁之间的扣减问题,到底是要板扣减梁,还是要梁扣减板,高标号的柱子的工程梁又是如何提取?


如机电管线工程量,预算量应该怎样计算,施工量应该怎样计算,加工量又要怎样计算。


一个简单的体量考量我们的是对于各专业的认知,各种标准规范的了解。


而除了出量这个应用之外呢?还有很多别的应用点。比如模型优化、出图、设计仿真、施工模拟等等。


当下,许多知名的企业、项目及BIM从业者,包括中建八局、中建二局、北京新机场项目、中国尊项目、何关培等优秀的企业、项目以及从业者,他们未必拥有某项自己极精通和极乐于去专研精进,足以让自己成为一代匠人的技艺,但企业的背后、项目背后拥有一些匠人在践行着BIM价值使命,以极致战略思考和行业创新为自己的追求。


好了,到这里,让我们先记住和消化理解一下我在这里抛出来的三个重点内容——身为一个BIM工程师,身处非常动荡和不确定的商业&职业环境下,要想在“职业发展和成长”这个充满束缚的游戏下更好“通关”,你的最佳选择是两种:要么,你在某种技能或技艺下成为一个业内顶尖的、Top 3-5%的专家;要么你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BIM工程师,而非蜗居的BIM翻模师。


(责任编辑:何雯丽)




上一页
从数字孪生视角谈建筑运维

上一页
如何检查BIM模型质量?有哪些要求?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