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也不例外,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机”)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从工程项目中的模板、钢筋、进度编制和招投标方案入手,解决基础工作效率问题,让数字化融入日常工作,下面四个故事带你走进中机的BIM实践之路。
01 利用模架软件安全模块确定技术方案
杨金金是新时代综合楼的项目总工,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米,项目工程设计为空心楼板,在与劳务队讨论施工方案时,项目遇到了技术难题。
因为空心楼板重量较轻,劳务队坚持在竖向只搭两排水平杆,杨金金坚持认为两排过少,必须确立三排水平杆方案才能满足安全需要,两方僵持不下。犯难的他想到通过广联达BIM模架软件的安全计算模块核验下架体的安全程度,经过核算发现两排水平杆情况下立杆稳定性超过安全阈值的27.8%。于是在杨金金的坚持与计算书的佐证下,劳务人员认同了三排水平杆的搭设方案,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保证了项目顺利施工。
新时代综合楼效果图
02 用钢筋软件解决项目的成本问题
董嘉斌是中机下属公司中国三安建设集团的BIM技术员,负责集团整体的BIM应用。曾经集团的一个国外项目,马来西亚电解铝厂,遇到了一个成本与技术问题。
国外市场钢筋的采购成本非常高, 相较之下从国内运输钢筋过去似乎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原本就是卡着成本线接下的项目,将钢筋原材运输到国外,按国家贸易政策需要出口交税,无论运多运少都可能造成项目亏损。
公司要求BIM小组,通过建模,利用钢筋翻样软件,直接在国内将加工成型的钢筋,运输到国外。这样,利用国家贸易政策规定,定性为成品构件出口,而非原材料出口的政策,不但不交出口税,还享受国家的免税、退税规定,同时又降低了钢筋加工设备外运的费用,又降低了现场管理费用,该任务就落到了当时董嘉斌的肩上。
年轻的他通过钢筋翻样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解决项目的成本问题,创造了直接利润,终于完全实现了公司的要求。在过程中,董嘉斌指导工人加班加点进行钢筋加工、分类标记、并且装运、卸车,实地指导国外施工,成功为项目守住了盈亏线。不久,他便提升为集团BIM负责人,代表集团落实BIM的施工应用。
TRB国际钢筋算量软件图
03 利用三维展示成功打动甲方
李国海是集团项目总工,多年的施工经验,经历了多个项目,永昌新希望农牧场是他利用BIM技术参与投标的一个项目。
项目占地67万平米,在招投标阶段并没有要求采用视频的方式,但BIM意识强烈的李工想到,通过场布软件模拟工程模型布置、道路布置、施工场地布置,并通过进度计划进行道路施工模拟,若干单体工程根据总进度计划的先后进行施工的动态模拟、细部节点做法的三维图模拟等。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在不懈的努力下,将参与投标时将编著的厚厚的技术标,用4分多钟的视频给评标专家进行了充分演示,博得了评标专家的高度认可与赞许,该技术标最终获得了满分。该项目最后因为其它原因未中标,但体现了公司作为一个央企的技术水平与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水平,打造了公司的良好形象。不仅体现了李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更体现了公司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及现场管理理念。
斑马进度计划软件图
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图
新希望农牧场建后效果图
新希望农牧场场地布置图
新希望农牧场场地布置图
04 利用模架软件精细化施工方案
西安胜利饭店项目也是李国海参与的项目之一,项目伊始李工就有了BIM的管理理念,利用广联达BIM模架设计软件实现了整层、整楼的模板、模架设计图,并进行材料统计汇总,高支模识别与汇总,给现场管理与商务成本计划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后来的他感慨到,传统的制图很难来实现这管理手段,李工在信达大厦的时候,项目经理曾经要求他,算出一个房间的模板支设用几块板整板、几块碎板、几颗钉子、加固墙体与柱需要多少铁丝、紧线器等,进行了尝试但没有结果,传统的CAD制图,费时、费力、还不能大范围应用。在模板方案里有一套完整的、全面的施工图是好活的基础,需要掌握多种工具才能实现工程的管理目标。
李工在2018年使用三维模架设计软件进行电脑配板设计,统一进行工厂加工,整板拼装与吊装的方式,解决了异型构件模板的拼装与架体支撑的质量,提高了斜屋面模板,混凝土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以此编成了QC课题,该课题获得了陕西省QC成果一等奖。
西安胜利饭店模型图
广联达BIM模板脚手架设计软件图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在招投标阶段、施工方案落地阶段、生产成本管控阶段成功利用BIM技术实现了岗位价值,也许目前的技术依然存在阶段性的局限,但随着一代代BIM技术人员的努力实践,企业终会探寻出自己的BIM之路,实现长久的收益。
(责任编辑:何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