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BIM学院
BIM学院

BIM技术与装配式结合,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附讲解视频)

经邀约,BIM领域国际知名公司—Bentely使用专业视频录制团队,并由公司中国土木行业技术总监余良飞主讲,发布了《BIM技术发展趋势展望》的视频。


余总在视频中首先讲解了BIM的发展历程,随后指出了BIM未来的三个发展方向,最后特别对BIM在装配式领域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他表示:“BIM理念源自制造业,大土木行业的工业化就是装配式。BIM信息化技术为装配式开拓出一条依托于虚拟构件库、集成化信息管理的BIM云平台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应用之路 。装配式的核心是“集成”,BIM方法是集成的主线。BIM技术与装配式的结合应用,主要在模块化BIM设计、BIM模型构件生产和BIM构件现场装配三方面。BIM与装配式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将生产过程的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



演讲全文如下:


BIM是近几年在工程建设行业非常火的一个技术,尤其是在交通行业,在近几年更是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然而BIM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1975 年,BIM之父查克.伊士曼教授,借鉴制造业的产品信息模型,提出"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的概念,使用计算机对建筑物使用智能模拟,这是BIM的起源思想。此后,全球各大软件开发商相继推出了BIM相关的应用产品。从此BIM 从一种理论思想变成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化的工具和方法。


我国开始应用BIM技术是在2002年。起初多是在民用建筑领域应用,用于管线综合、碰撞检测,建筑方案性能模拟分析等等。后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大家对BIM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BIM技术的应用拓展到了施工和运维阶段,更注重基于BIM的项目协同管理。我国互联网+热潮的兴起和行业对绿建、装配式、市政管廊、智慧城市的推崇,扩展了BIM技术应用的宽度和深度,BIM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出台政策,BIM技术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家对BIM的理解和期望都趋于理性——让BIM回归本质。


我认为,BIM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向:


1.数字孪生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资产业主意识到,为了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和决策支持中进行分析,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现有基础设施需要有一个数字孪生模型以可靠地同步反映资产的物理现实及其工程数据。在对运营时资产不断演变的三维物理现实进行数字化采集时,需要将实景建模、互连数据环境和Web可视化技术融合在一起。


Bentley 推出的 iTwin Services,也就是数字孪生模型云服务,可帮助企业创建和组织基础设施项目和资产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在 Bentley 的互连数据环境中使用。借助 iTwin Services ,可以持续审查项目状态,且可查询任何时间的项目状态信息。


2.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了云工作模式的基础,我们需要将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各种角色、各种标准协作起来,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通过数字化环境、数据化组件以及底层的数据管理引擎,真正的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基础设施行业的应用。Bentley的iModel 2.0平台是专为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数字化工作流打造的新一代云平台。iModel 2.0 云平台将实现新一代的云服务,分析项目之间和项目内部的趋势、降低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并优化组织效率。


3.项目协同和集成化交付平台。


BIM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细化工程建设行业的分工,因而三维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协同管理、协同运维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业主对于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各方基于统一的模型以及工作标准协作、交互,因而一个贯穿于资产全生命周期协同和集成化交付平台尤为重要。Bentley公司的ProjectWise 是一个流程化、标准化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可以精确有效地管理各种工程建设文件内容让散布在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的项目团队,在一个集中统一的环境下工作。通过这个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将项目中所创造和累积的知识加以分类、储存以及分享, 而且可以作为以后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进而能够进一步明确项目成员的责任,提升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及生产力。


再从行业来看,基础设施行业会是BIM应用和发展的热门。发改委近期的发文中指出:2019年我国将主要在基础设施行业集中发力。国家将会在铁路及公路、水运方面投资将近3万亿。新一轮基础建设的投资增长即将到来。基建项目投资大、运作复杂,也对BIM产品的专业性、协作和信息共享提出更高的高求。


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集约城市建设用地和地下空间资源,同时可提高城市工程管线的建设养护标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我国已迎来综合管廊的密集建设期。在综合管廊项目中采用BIM技术,整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信息资源,开展协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综合管廊多专业、空间受限、节点复杂、建设周期长等难点和运营维护问题,为全面促进管廊工程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升和智慧运维发展奠定基础。


BIM理念源自制造业,大土木行业的工业化就是装配式。BIM信息化技术为装配式开拓出一条依托于虚拟构件库、集成化信息管理的BIM云平台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应用之路。装配式的核心是“集成”,BIM方法是集成的主线。BIM技术与装配式的结合应用,主要在模块化BIM设计、BIM模型构件生产和BIM构件现场装配三方面。BIM与装配式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将生产过程的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


BIM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建设工程传统的生产模式,为项目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作为大数据载体,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协助下对企业的运营和项目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同时对信息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BIM终将成为建设工程高效率的增长模式,提升工程建设行业的效益,为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士带来福祉。


(责任编辑:何雯丽)



上一页
BIM技术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上一页
姜立:自主BIM技术助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