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立面
项目是该地区第五个建成的微型图书馆建筑项目,旨在利用环保材料进行设计,为低收入社区创造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提高公众的阅读兴趣。
建筑周边
设计展现了在热带环境下,对建筑的被动式气候设计、材料,以及类型学等方面的探究。项目建于Taman Kasmaran市中心的公共广场,靠近河流,与当地一旅游景点相邻。因此,该项目不仅供当地居民使用,它还服务于更大的城市网络。
项目周边轴测分析图
进过多次对设计进行修改,并考虑到可以通过它来展示印尼的木工工艺,最终确定的设计理念是将整个建筑架空,就像当地传统的“高跷房”(rumah panggung)一样。
建筑外观
建筑夜景
通过将建筑架空,项目提供了多样的空间配置,各式各样的活动得以举办。建筑底部是一个半户外区域,设计有宽大的木制座椅,可用来观看演讲或者电影。孩子们也会被这里吸引,因为它有一个秋千式的座椅。同时,该区域被花槽包围,营造出更为亲和的氛围。
底层空间
被架空的建筑作为图书馆使用,在中空部分设计有一个大网,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书、放松,能直接与底部空间的家长或者朋友交流。
上层建筑室内空间
百叶窗基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Zollinger Bauweise”结构系统进行设计。它的形式呈现独特的菱形图案,正好与当地神话中的神兽“Warak Ngendog”龙鳞般的皮肤相似,这个神兽在该地每年的节庆活动中都会出现。因此,项目的名称为“Warak Kayu”,在印尼语中的意思是“木制的Warak”,很好地展现了这个设计的来源,能向更多人传播该含义。
百叶窗设计分析图
百叶窗结构
由于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就被动式气候设计而言,建筑通过交叉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也能将建筑内的湿气排出,防止书籍发霉或损坏。同时,设计有遮阳装置,防止过多热量的产生。屋顶悬挑出来的部分能在中午提供遮阳。百叶窗的宽度根据太阳光路径以及与建筑的角度关系确定,可以很好地在早晨和下午阻挡较低高度的太阳照射。光线无法直接照射进室内,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漫反射的阳光也足以提供看书的光线。
建筑通风遮阳
、
木质材料结构
百叶窗结构细部
除了混凝土基础外,所有的木制构件都是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这意味着在组装过程中,对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同时也缩短了施工时间。此外,在工厂预制,施工过程更安全,而且精度也更高,从而减少了浪费。主要结构构件采用了工程和木匠技艺混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