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青海省彩车的前端是省内几座地标建筑的模型,摆放在最中间的是一座造型别致的黄蓝相间门式建筑。这就是由中建八局承建的西宁市新地标——青海国际会展中心。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片区南京路56号总建筑面积为30.15万㎡,分为会展中心和星级酒店两部分,从空中俯瞰,仿佛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它是国内高原地区体量最大的会展中心,也是西宁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点工程。
地域建筑特征与现代钢构结合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以“河湟高台筑西宁巨门、山川印象展丝路腾飞”为设计理念。会展中心南面形态起伏,三角形主结构、圆弧装饰构成的尖拱图案与民族建筑风格遥相呼应。
会展中心北侧的星级酒店被称为“西宁巨门”。“西宁巨门”中的一横,是典型的大跨度、高空间、巨体积钢结构。将采用“原位拼装+超大型设备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这幅百米见方巨型景框联,寓意着青海作为丝路文化窗口与世界对话。
高原施工,土壤条件复杂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所在的西宁市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气候干燥,冬季漫长。针对这些高原特征,项目部实行施工人员轮岗制,采取“多机械、少人工”的思路进行施工,并重点配备了医疗室。
青海地区冬季时间长达6个多月,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需跨两个年度,而有效施工天数仅为16个月。因此项目部与政府以及水泥站积极沟通,尽可能完善地做好冬季施工策划。
项目地处自重湿陷型黄土范围,东侧展厅靠近南川河部分存在地下水,对设计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项目部应用湿陷型黄土地基处理成套施工技术,改善地基承载力;根据具体水位,采用明排降水方式,做好应急配选设施。
攻坚克难建造雪域新地标
自今年7月25日进场以来,中建八局的建设者们克服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大、大雪等等困难,目前项目已完成酒店钢结构首吊,预计将于2021年竣工。
智慧工地让建造更智能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通过云筑智联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工地”,将人员、设备物资、现场管理、环境监测等统一纳入平台进行监测管理。
各系统将实时监测数据上传至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并实时展现,对现场不安全因素进行预警,管理人员可通过会议室屏幕或手机APP进行查看并及时处理,全方位实时掌控现场动态。
打造青海省第一个工友村
中建八局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打造了青海省第一个工友村。采用项目主导、物业统一管理,一线工友参与日常管理的模式,村内环境整洁优美、安静祥和。
(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