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28日,“第十六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0年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发表了主题为《中国建筑业发展形势与市场展望》的演讲。他表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是产业革命的必经之路。
刘锦章表示,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建筑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19年建筑业的总产值24.8万亿,增长5.68%,增加值7.09万亿,增长5.6%。占GDP比重7.16%。建筑业里面从业人员5627万人,占全社会7%,是完全规模性的支柱产业。
截至到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6.8万亿,同比增长3.4%。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8%。特别是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建筑业是复工复产、恢复正增长的行业之一。但是,建筑业仍然是传统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管理粗放,生产低效,资源消耗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等,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刘锦章表示,前三次工业革命都给建筑业带来了重大的产业变革,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的标志性的建筑,要实现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关键是建筑业要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他认为,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当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分别是:一是走建筑工业化,二是建筑信息化,三是建筑绿色化。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是产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让建筑业的传统建造方式受到了重大的冲击,人员到岗难,材料到厂难,机械设备周转不开,复工复产难。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8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显示了中国力量,也证明了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建造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刘锦章说,中国建筑集团2015年承建了一个会议中心、两个展览中心、敦煌大剧院和国际宾馆,建筑面积共计28万平米。但工期只有8个月,于是开展工业化生产,装配化率达到86%,采用BIM技术。总结这个项目经验的时候,用了“三个一”:第一,改变建造方式,传统的现浇不可能,完全用钢结构搞装配式。第二,设计、施工一体化与国际接轨,改变项目管理模式。第三,应用数字化平台,大量使用BIM技术。目前该项目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一个经典的案例,称之为敦煌奇迹。
刘锦章表示,下一步中国建筑业协会将围绕住建部的指导意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工程建造变革性的影响,落实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中国建造2035发展战略,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
(责任编辑:何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