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行业思考
行业思考

政策密集推动下装配式建筑迎来提速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日前发布《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其中指出,要研究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体系,研发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链条建筑信息平台。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发展装配式建筑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政策高度,行业已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业内认为,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初具规模化,各地也出现了诸如万科、远大住工、杭萧钢构等装配式建筑标杆企业,带动整个行业进行探索和转型升级。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刘肖表示,得益于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工厂化生产的构件精度更高,因此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质量更有保障,比如万科墙体部件平整度偏差已达到毫米级,且节能环保优势明显。现在万科已实现在建住宅项目中预制楼梯100%,构件部品40%,装配式内墙100%,内外墙免抹灰100%的目标。


政策推动是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加速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在地方层面,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各地出台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相关规范,但行业顶层仍缺乏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奖励体系,统一的技术架构仍待完善。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认为,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企业要讲求效益,必须以标准化为引领,只有推广标准化才可以达到产业规模化,取得预期效益。不仅如此,发展住宅产业化还需要探索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产业创新模式等。


此外,刘肖认为,公众的认可也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表示,目前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接受度还处于萌芽状态,并没有完全理解其质量优势,而提高社会公众的接受度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客户的切身体会,也需要行业加大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良性的产业闭环,从而迎来行业的长足发展。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