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行业思考
行业思考

何镜堂团队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获表彰

日前,由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项目通过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融合,从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新道路,对于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融合绿色建筑技术、加强环境保护、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项目成果应用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一系列建筑实践中,起到了显著的示范与推广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开创性地构建了三大体系,即: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协同创新的建筑创作方法体系、集成应用的绿色技术体系。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指出,地域文化是建筑存在的根基和艺术源泉,绿色技术包涵地域生态文化的智慧,是建筑科技发展的趋势,二者交融不仅能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还能推进地域建筑文化的持续传承。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应扎根地域自然环境、融入地域文化,并与建筑空间有机融合,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展示建筑的品质与精神。


协同创新的建筑创作方法体系提出,融“研”、“教”于“产”之中的精品建筑创作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学科交叉创新、多专业协同创新的建筑创作方法,构建多专业信息共享交互平台,促使建筑创作各专业人员在同一平台上针对具体问题协同攻关。


集成应用的绿色技术体系强调,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特征,充分挖掘和传承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绿色生态智慧,并与建筑造型、空间融合,通过提炼与创新、优化与集成,创造出扎根地域的绿色建筑技术。该技术体系强调“被动为主、主动为辅”的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应用。以被动绿色建筑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建筑自身的空间形式、结构、构造、材料等方面的设计,提升建筑的物理性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以主动绿色建筑技术为补充,通过建筑设备的应用,提升建筑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使用的舒适性。在建筑设计环节有机融入节水、节地、节材、节能、环境保护等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建筑智能化控制技术,形成人、建筑、环境互相协调的功能环境。


近年来,在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指导下,何镜堂院士带领团队开展了广泛的建筑实践活动,建筑作品遍布全国,涵盖了文化、办公、教育、居住、交通、医疗等各种建筑类型,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精品建筑,相关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为提升我国建筑创作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查看论坛议程,快速报名: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预制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