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会务报道
会务报道

构筑城市地下“生命之网”,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将有统一标准

空中蛛网、马路拉链、雨天看海等问题让高速发展的城市屡屡尴尬不已。10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在宁成立《装配式钢结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编制组,致力于消除上述”城市病“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将有统一标准。


缓解“城市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迅速


地下综合管廊是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新型的市政设施,作为城市地下空间里的公共隧道,承担着集中敷设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市政管线的重任,在地下构筑起城市的“生命之网”。


据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史奇琦介绍,我国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自2015年启动以来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开工长度已达4700公里,形成廊体2500多公里。


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投用的地下综合管廊为100多公里,在建管廊为150多公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投资约200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历时三年完成了5个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并有序推进管线入廊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计完成管廊试点项目建设36.38公里。截至目前,5个试点项目中累计入廊的管线为154.5公里。


南京早在2012年就先行开展了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目前已在河西新城和江北新区建成了部分地下综合管廊。


新体系“装配式钢结构”地下综合管廊将有新标准


与会专家介绍,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最早采用波纹钢的德国耶拿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已使用73年。“传统地下管线使用寿命为20多年,地下综合管廊要达到100年的设计标准。”


“我们在钢结构地下管廊技术上研究及试验多年,现已取得十余项国际原创性关键技术,基本解决了钢结构管廊在实际应用中的各项难题。”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战福军说,尤其是在结构型式、密封方式、耐火技术等方面拥有了原创性技术,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地位。


装配式钢结构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具有多种优势,如结构强度高、工期短、寿命长、造价低、节能环保等。将地下综合管廊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行统筹、融合的研究,制定技术规程为作为引领,有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城市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据了解,该技术今年将用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


据悉,此次标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编,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建、中交、中冶、中铁、中铁建、中电建等30多家行业内领先的科研、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单位参与编制。


(责任编辑:何雯丽)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