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建筑信息化管理学科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
首页 会务报道
会务报道

聚焦绿色建筑专题论坛,智造美好生活

8月3日,第一届SDC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分论坛——绿色建筑主题演讲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和建造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介绍被动式、主动式、近零能耗等前沿建筑标准,分享绿色建筑作品和项目案例,探讨BIM、装配式、3D打印等最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居住空间,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现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宋德萱就《从“设计”到“建造”:绿色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静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静就《地域环境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李岳岩就《绿色低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主任张小玲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主任张小玲就《被动房与普通建筑的区别》,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郭成林就《一种全新的绿色建筑模式――Active House 主动式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邓晓梅就《支持可持续城镇化的建筑市场信用重建》分别做主题报告。


宋德萱介绍,国际公认表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生产、规划、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最低环境负荷的方式与手段,建造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绿色建筑,建筑是载体美是第一位的,艺术也是追求的主要目标。” 宋德萱表示,绿色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和当今人们所处的社会的背景紧密相关,设计创新是永远的主题,通过在德州的建造活动,如何做低碳,如何做零能耗,房屋性能如何提升,是一个最重要的节能评估。而“从设计重技术”,遵循设计,重视技术方法,将是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同时,绿色建筑需遵循更低的建筑能耗,更高的舒适性,更合理的经济性,更显著的地域性,更适用的技术,更智能的使用管理的目标。


从2000年前的建筑要适用、坚固、美观,到后来的适用、经济、美观,以及如今追求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在不同的变化,如何在绿色下去做建筑设计。李岳岩表示,建筑设计如何和绿色相关联起来,设计师们也在思考。“今天的建筑形态可能是从一种绿色的形态,从一种生态的形态,从节能和适合地域气候特色的形态,符合它这样的形态考虑我们建筑的形态,这使建筑师的思维在不断的转变。”


现在的城市人,90%的时间是在建筑里度过,而现在将近有30%的建筑是不健康的,不健康体现在氧气不足、湿度过大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健康,现在人们慢慢的关注建筑的健康性,关注建筑的舒适性。而郭成林在演讲中提到,绿色建筑Active House的特征,可关注建筑的舒适性、健康性,保持建筑恒舒适、恒健康,和经济、能源、环境有一个平衡性。同样,张小玲提到被动房与普通住宅的区别在于十个方面:被动房具有明确的室内环境指标和能耗指标;满足热工要求的健康建筑;精准的细算使用能耗;高建筑本体性能减少设备投资;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长久性产品,城市绿轴,超长的使用寿命,明确的指标。此外,被动房将推动四个市场的形成,即个人家居的改造,既有建筑整体改造,农宅建设,新建建筑。


责任编辑:施丹丹




百高数据管理集团

Baigao Data Management

全国咨询热线

8610-68315846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BAIGAO 2022 All Right Reseved 京ICP备19020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