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建筑业各级从业人员对装配式建筑政策理解和认识水平,熟悉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近日,西安市举办全市装配式建筑政策宣贯及技术研讨会。西安市建委副主任贾强在会上明确指出当前为什么要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西安市该怎么办的问题。
为什么要发展?
实施追赶超越的重要举措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方式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是一场建筑方式的革命,是建造方式重大变革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节能、节水、节材成效显著,具有施工快、现场作业少、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提升建筑质量等优点。
“当前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是形势所迫,大势所驱。”贾强说,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国务院的对建筑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势在必行,将催生设计拆分、物流服务、配套装备生产等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住建部陈正高部长这样说“哪个地区发展慢了,差的不是几年,可能是一个时代,落后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行业”。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是落实国家、省级要求,更是西安市建筑业升级转型,实施经济追赶超越的重要举措。
西安市怎么办?
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
“发展装配式建筑需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构件生产企业齐心协力,狠抓落实。”贾强说,今年5月23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西安市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对全市到2020年发展装配式的目标提出了明确指标,对发展区域按照重点推进区域(项目)、积极推进区域(项目)、鼓励推进区域(项目)的目标任务分别作了详细规定。“希望各区县、开发区要按照文件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严格抓好落实。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构件生产企业要按照职责分工,各伺其职,科学筹划,齐心协力,为西安装配式建筑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确定哪些目标?
2020年占新建建筑30%以上
《西安市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确定,2018年底前培育、支持和发展3个以上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累计完成15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新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累计达到200万平方米,逐年提高全市住宅建设项目全装修率。
推进区域划分?
分为重点、积极和鼓励三类区域推进
1.重点推进区域(项目):三环内区域和各开发区以及国家、省、市绿色生态城区为重点推进区域;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保障房、拆迁安置房、国有企业全额投资的建设项目,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为重点推进项目。
2.积极推进区域(项目):三环外主城区和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区为积极推进区域。
3.鼓励推进区域(项目):户县、周至县、蓝田县为鼓励推进区域,主要在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绿色生态城区和12层以下建设项目推进。
责任如何分工?
7月起政府投资项目装配率不低于20%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都有哪些部门参与者?责任又是如何分工的?据西安市建委节能处处长魏志清介绍,从2018年起,西安市级及区县、开发区每年在招拍挂土地中要有不低于20%的用地,明确出让条件为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以后每年度增长不低于5个百分点。责任单位为西安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017年6月30日起,具备装配式建设技术应用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三环内区域和各开发区以及国家、省、市绿色生态城区内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且装配率不低于20%。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城改拆迁安置房项目和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国有企业全额投资的房建工程、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且装配率不低于30%。
到2020年,三环外主城区和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区等积极推进区域,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50%;户县、周至县、蓝田县鼓励推进区域,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